三十幾位身著旗袍的大姐,在舞臺上反復(fù)磨合走臺;一群穿著漢服的美女和帥哥,在歷史街區(qū)舞動著身姿……上周六下午2點不到,運河刀剪劍博物館東側(cè),臨運河的歷史街區(qū),不少觀眾頂著烈日駐足等待“詩樂·夏運河”的開場。
他們的等待是值得的。由杭州運河集團投資發(fā)展有限公司文旅資產(chǎn)運營管理分公司主辦的“詩樂·夏運河”活動,17個詩、詞、歌、舞、樂表演節(jié)目和由運河橋西歷史街區(qū)新庭記、方回春堂、舒羽咖啡等19家商戶提供獎品的5輪讀者互動,讓接下來的兩個多小時緊張而又充滿趣味。
運河邊來了好多穿漢服的美女
一邊是駁船來來往往的繁忙運河,一邊是熙熙攘攘赴會的快報讀者,慵懶的夏日午后,運河拱宸橋橋西歷史街區(qū)在一片喧嘩聲中活躍起來。來自杭州錢塘漢學(xué)的美女,有的白衣勝雪,有的衣袂飄飄,有的環(huán)佩叮咚,為運河增添了特別的風景。
快報票友會的文藝積極分子厲暄萱,曾從事媒體工作,有著豐富的主持經(jīng)驗,這次又擔任起主持人:“杭州大運河申遺的結(jié)果很快就要揭曉了,今天我們聚在這里讀詩,為運河申遺吶喊助威。”
接下去,錢塘漢學(xué)開始了“上闋”部分的精彩展演。錢塘漢學(xué)是一個以傳承推廣漢民族傳統(tǒng)服飾和傳統(tǒng)漢文化為宗旨的民間社會團體。為了準備這場演出,“清月”和雨燕、瀟湘、青冥、令狐、墨離等10多位成員精心準備了一個多星期。《詩經(jīng)·蒹葭》《將進酒》等配樂吟誦、集體朗誦,琢心的詩詞新作《匡廬登高歌》,以及《驚鴻舞》《鳳凰于飛》《春江花月夜》等漢舞、古箏、笛簫類節(jié)目,讓現(xiàn)場觀眾顧不上頭頂?shù)难籽紫娜眨瑢W⒌馗惺苋A夏文化的獨特魅力,好似又回到了幾千年前的中華禮儀之邦。
旗袍大姐們的集體亮相很搶鏡
“下闋”的表演,同樣精彩。為“下闋”排演節(jié)目的是杭州旗袍沙龍,這是一群三四十歲癡愛旗袍的大姐。因為喜歡穿旗袍,她們常常聚在一起秀身材,感受旗袍裝的魅力,也會在一起吟詩弄琴。
《雨巷》《再別康橋》等民國詩人的配樂詩朗誦,加上一水的各種花樣的旗袍,旗袍沙龍的大姐們將“民國范兒”的風韻演繹得惟妙惟肖。旗袍表演秀、紅色綢扇舞的精彩展示,也讓觀眾們過足眼癮。
6歲的小女孩朵朵和媽媽在人群中非常惹眼——母女倆穿著同一款式的青花瓷花紋旗袍“親子裝”來到活動現(xiàn)場。媽媽康康說,我們倆都挺文藝的,一起在家學(xué)唱越劇,一起出去看演出,“看我有10多套旗袍,朵朵很羨慕,說我做旗袍也要給她做一套,現(xiàn)在她也有3套小旗袍了。”和媽媽一起來現(xiàn)場,朵朵也要像媽媽一樣成為舞臺上的主角兒:“今天我看媽媽表演傘舞,給媽媽捧場;媽媽明天也要去杭州劇院看我們舞蹈學(xué)校的匯報演出,我跳爵士舞,媽媽也會給我捧個場。”
發(fā)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