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隋唐英雄》中藍燕飾演的宣華夫人
陳婉是南朝最后一個朝代——陳國的公主,她是陳宣帝陳頊的女兒,也是陳后主陳淑寶的親妹妹,她的姐姐就是“樂昌公主”。她的經歷也是頗有傳奇色彩,更因為被攪和在兩代帝王之間,而變得暖昧異常,她的美麗與她的才名也是人們所津津樂道,她在后世更為人們所熟知的名稱是——宣華夫人。
“宣華夫人”陳婉的生卒年倒是有記載的,她生于陳宣帝太建十年(公元577年),卒于隋煬帝大業二年(公元605年),享年也只有三十歲不到。
身處亂世的公主,真的就是落架的鳳凰——連雞都不如,陳國滅亡以后,陳婉被沒入掖庭,因為那時候的陳婉年紀還小,只當一般的宮女雜役來使用,但畢竟出身高貴,而且聰明又貌美,所以稍大一點,就被選取進宮中當了隋文帝楊堅的嬪了。但我們知道楊堅的皇后——獨孤皇后,絕對不是位省油的燈,是個非常善妒的主,而楊堅老兄也是歷史上有名的“怕老婆”的主,所以陳婉雖然青春貌美且頗有才氣,也是暫時被冷落一旁的,直到那位好爭風吃醋的獨孤皇后死后,她才有了出頭的日子。
楊堅在獨孤皇后過世之后,面對著滿宮的絕色佳麗的誘惑,也終于敞開了懷抱,畢竟宮幃寂寞,所以就傳旨在后宮嬪妃中選擇美麗者進御。最后選得閉月羞花的兩個:一個就豐姿窈窕、明媚可人的陳婉,后來被封為“宣華夫人”,另一個是也頗有姿色的蔡氏,被封為“容華夫人”。
楊堅終于擺脫了妻子的嚴厲約束,臨老也放縱一把,開始沉溺于酒色,也就無心管理朝政,把行政大權托付給了太子楊廣,事實上,從仁壽二年以后,太子楊廣就開始掌有皇帝之權了。
楊堅晚年醉入花叢,哪里經得起眾多佳麗蜜蜂般的輪番,很快就精力殆盡,一次偶感風寒,內外交迫,終致臥床不起了,就在仁壽宮中休養生息。
皇帝生病了以后,宣華、容華兩位夫人便日夜不離,侍奉湯藥。本來有專人服侍,又有湯藥之功,這種偶感風寒的小病應該會日見起色的。誰知這兩位夫人的湯藥,好似迷魂湯一樣,卻侍奉得楊堅老頭的病一天重似一天,一天比一天迷糊。原來這老頭,晚年才得以放縱花叢,見兩位夫人在身邊侍侯,但夜夜與二位美人周旋于病榻,當然更是骨瘦如柴,奄奄一息。
一日清晨,楊廣入宮向父皇請安,恰好在回廊上與這位風華絕代的“宣華夫人”陳婉不期而遇,好一個宣華夫人,真的是滑膚如凝脂,粉面似桃花,言語賽黃鵬,行走勝弱柳迎風,楊廣不禁為之怦然心動。
傳說楊廣當初還身為晉王時,私下欲取得太子的地位,經常送些金蛇、金駱駝等物以取媚于陳婉。因此皇太子廢立的關鍵,陳婉出了很大的力。這個據我推算的話,實在也是后世的小說家言了,因為當時有善妒的獨孤皇后在,陳婉這種小嬪妃根本就近不了楊堅的身邊,又何來出力之說,而且如果陳婉是這種貪財好利的人,也就不值得我在這里這樣柔情地寫她了。
話說楊廣這色鬼見了風華絕代的陳婉以后,便心懷不詭,想一親美人芳顏。但心動歸心動,一想到名分攸關,宮中又耳目眾多,楊廣一時也不敢輕舉妄動。
第二天,楊廣借口就近照顧臥病仁壽宮的父皇,而住進了近旁的太寶殿,他在尋找著機會親近陳婉。機會總是會等來的,眼見著陳婉獨自如廁之際,這位色中老手就悄悄地跟隨其后,趁著無人一把將這位美人抱住了。再怎么說陳婉也是出身高貴的人,雖然此時早已國破家亡,淪為侍侯人的妃嬪,但心中總是保持著那種金枝玉葉式的高潔與矜持,落架的鳳凰再怎么不如雞,也不會是那種隨便茍合的“雞”。她當即大聲大聲叱責,奮力爭脫,總算沒有讓這位“登徒子”占到便宜。
楊堅此時正在病榻上昏沉地睡著,陳婉急匆匆地逃了進來,因為心慌意亂而顯得動作有些大,終于驚醒了這沉睡中的老頭。楊堅睜眼看見自己的宣華夫人,衣皺發亂、神色驚慌地跑回來,心里正在奇怪呢。這時陳婉已走近楊堅的臥榻,只見她鬢亂釵橫,芳喘不止,香汗沁額,兩行珠淚,已是奪眶而出。
楊堅雖然病得昏沉,但也知道一定出事了,經他一再地追問,陳婉于是無奈地說道:“太子無禮!”
聽完經過以后,楊堅頓時火冒三丈,大聲喝道:“畜生何足付大事,獨孤誠誤我!”此時他已有所悔悟,當初不該聽獨孤皇后那老太婆的“枕頭風”,廢長立幼呀。
盛怒之下,楊堅連聲地命令身邊的近臣柳述、元嚴說:“速召我兒來見!”并補充說:“是楊勇,不是楊廣!”他當然是想廢掉楊廣,恢復楊勇的太子之位了。
人們常說,事情本來可以辦得順利,卻半路殺出一個“程咬金”來。程咬金當然是后來的人,但“程咬金”的角色卻是從古自今,都有人在扮演的。這回扮演“程咬金”的卻是那位位高權重的楊素大人。
身為“太子黨”的人,楊素早已把帝國未來的“賭注”下在了楊廣的身上,所以當他第一個得到消息的時候,趕忙派人告訴了太子楊廣。并召來了將去給楊勇傳詔的柳述和元嚴,篡改了他們手中的詔書,改成賜楊勇自殺了事。
然后又悄悄將柳述和元嚴,這兩位傳詔人逮捕入獄。接著又派左庶子張衡到仁壽宮侍侯病中的文帝,并讓兩位侍侯的夫人與其他侍疾者都到別處,不久就傳出文帝駕崩的消息。
這一過程做得相當地緊湊,應該說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,撲滅了可能將要改變時局的大事的苗頭。
后世關于楊堅究竟是怎樣死的,說法也是非常不一�!端逄蒲萘x》、《十八史略》、《通歷》等認為楊堅是被兒子楊廣殺害的,當然這有點小說家言與野史的風格。正規的史書《隋書》卻沒有這樣的記載。
《隋書》、《北史》的記述是:“帝疾甚,與百僚辭訣,握手欷歔,崩于大寶殿。”《煬帝紀》也僅寫道:“高祖崩,上即位于仁壽宮。”
但《隋書》中關于宣華夫人那部分卻隱約其辭提到楊堅的死因蹊蹺:“素以其事白太子,太子遣張衡入寢殿,遂令夫人及后宮同侍疾者,并出就別室。俄聞上崩,而未發喪也。夫人與諸后宮相顧曰:‘事變矣!’皆色動股栗。”
《隋書》此段記載雖未明指楊堅被殺,但卻給后人留下了猜測的余地,即楊堅之死具有被謀殺的可能性。查了一下資料,最早懷疑并直接指出楊堅死于謀殺的是隋末唐初趙毅的《大業略記》。楊廣征遼東還師時,張衡的妾告他心懷怨望,誹謗朝政,便詔賜死于家。張衡臨死,大聲喊:“我為人做滅口等事,而望久活!”監刑者嚇得捂住耳朵,趕緊將他弄死。
《隋書》中寫的,“宣華夫人”陳婉與其他宮人都知道事情不對勁,所以“色動股栗”,那是相當的恐懼了。就在當天薄暮時分,楊廣派人送來一只金盒,并親自加上簽名封條。陳婉看到以后,以為是讓她自盡的毒酒,遲遲不敢打開;經不住使者的一再催請,她雙手顫抖地打開金盒,里面竟是盛著一個五彩絲線編成的“同心結”,陳婉頓時明白了楊廣的心意,宮人們紛紛向她道喜,她自己卻早已心亂如麻、郁郁不樂,不肯答謝,還是旁邊的宮人們著她,她才向使者答謝。
后世的小說家曾經在此情節的基礎上加上了許多“花絮”。說當晚楊廣便悄悄前來會“宣華夫人”陳婉,一個是色迷迷地急不可待,一個則憤恨、羞怯交集于心,但迫于時勢,只好順從了這色欲熏天的惡棍。
后來楊廣稱帝之后,更是沉迷于陳婉的溫柔鄉中,迷途難返。楊廣的蕭皇后當然咽不下這口氣,她利用皇后的權力迫宣華夫人遷往偏僻的仙都宮,斷絕她與楊廣的來往。
小說家們更是杜撰了非常有詩情的一個情節,說是陳婉被迫遷往仙都宮后,寂寞難耐,托人寫了一闕詞給楊廣,詞中寫道:“紅已稀,綠已稀,多謝春風著地吹,殘花離上技。得寵疑,失寵疑,想象為歡能幾時,怕添新別離。”純粹一副宮廷怨婦的形象。
楊廣得到這闕詞后,想起往日的溫存,便回了一闕詞:“雨不稀,露不稀,愿化春風日夕吹,種成千萬枝。思何疑,愛何疑,一日為歡十二時,誰能生死離。”那種垂施雨露、圖慕恩愛之情躍然紙上。
后來陳婉重施脂粉,再畫娥眉,被楊廣重新接入宮來。說不盡的朝歡暮樂,道不完的男歡女愛,可惜美景不長,半年之后,陳婉一病不起,不久便仙逝了,終年二十九歲。楊廣為其作神傷賦以示哀悼。
其實聽著這樣的故事,雖然香艷動聽,卻有太多戲說的成分。關于陳婉與楊堅、楊廣父子間的這種三角關系,雖然見于正史,但卻實在沒有明確的證據,野史及小說家們,當然會據此大加渲染。或許楊廣這色鬼會垂涎于陳婉的美色,但陳婉作為一介弱女子,應該也是身不由己地被迫性多一點,所以她會英年早逝,也是因為心情的郁郁難歡成分在。為什么心情不快,當然是心中不愿意嘛。
歷史早已成為被塵封的過去,但被塵封的歷史,卻總是會給人予無盡的猜想樂趣,特別是對于那些美麗而有才華的女子,她們的美麗與才氣,總是會一再地被人們提起,并不斷的出新篇,但無論如何,也是因為她們的美貌與智慧并存的緣故!
發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