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、蘭、竹、菊,號稱花中四君子,其說始于何時,創自何人,已不可考。唯一印象就是自小學起,就知道花中四君子,梅蘭竹菊。行文必引用四君子作喻,年事漸長,慢慢懂了一點道理,對四君子到底是不是君子產生了一點點懷疑。
梅花
(一)梅花
華發尋春喜見梅,一株臨路雪倍堆。
春回大地,萬物始蘇,百花爭艷。一年有四季,四季景不同,春季乃為百花開放日。你,梅花,卻獨獨的開在寒冬臘月,開在風雪飄搖中,你是不屑于與百花爭勝呢,還是你嘩眾取眾,故作清高?
自古以來,你便是文人騷客筆下的寵兒,在他們筆下,你是氣節的代名詞,你不畏嚴寒、不懼風霜,凌寒獨自開。但是,我怎么覺得這不是你的本性呢?花開為何?風華為誰?都說“士為知己者死,女為悅己者容”,但是花呢?既然開放了,那展現出這最美的一面就是要給是人看的。
可是你呢,暗香浮動,墻角數枝,恥向東風更乞憐。也許你會說你品性高雅,不畏嚴寒,但是誰又知道你是不是故意的呢。如果你真的是淡泊名利,不屑與百花爭寵,那如何又會有梅雪爭鋒,“梅須遜雪三分白,雪卻輸梅一段香”。你還是不能免俗啊。
你是虛偽的,你之所以迎春故早發,恐怕還是因為恐落眾花后吧,還是為了那功利,還是為了爭那獨一份,以此來博取世人的眼球吧,梅花,花中偽君子。
蘭花
(二)蘭花
梅花謝后知誰繼,付與幽花接續香。
自從有梅蘭竹菊花中四君子的說法以來,蘭花一直就是排在第二的位置,梅花謝后蘭花續香。蘭花,“手培蘭蕊兩三栽,日暖風和次第天。坐久不知香在室,推窗時有蝶飛來。”,室內君子,不耐風霜,真正溫室內的花朵。
你,芳名譽四海,卻是因為你落戶千萬家所致,你的君子之名,真的是因為你潔身自好,品性高潔所致嘛?不見得吧,人們都習慣于將自身身邊的東西過分的夸張,正因為你有那么一點點的香氣,又生就一副好皮囊,所以才引得人們爭相養植,所以才招致文人墨客的爭相涂鴉,所以才有了你恁大的名氣,所以才有了你花中君子的美名。
其實,仔細的想一想,你的名氣真的與你的實力相匹配嗎?不見得吧,論堅強你不如一尾狗尾草,論大氣你不如牡丹,論儒雅你不如芙蕖,正是“不如當路草,芬馥欲何為!”
蘭花,你枉負君子之名,實不如也。
翠竹
(三)翠竹
梅蘭竹菊四君子,千百年來,竹一直堅韌不拔的毅力、清峻不阿、高風亮節的品格形象為世人所崇拜。
人們見到竹在荒山野嶺中默默生長,無論是峰峰嶺嶺,還是溝溝整整,都能頑強生存。盡管長年累月守著無邊的寂寞與凄涼,一年四季經受著風霜雪雨的抽打與折磨,但她始終“咬定青山”而認為其堅強,但其真的就比之那一棵野草的生命力更頑強嗎?答案顯然是否定。
另外,因為竹子中空無心,外在分節,故此人們認為竹子心無雜念,虛心勁節,甘于孤寂,不求聞達于莽林,不慕熱鬧于山嶺,從而認為竹子品格高雅,潔身自好。
但是細細想來,以竹喻人,人而無心,是為高潔也?恐怕非是如此吧,一人若內無心,外在卻又一身多節,隨風搖擺,何來氣節可言?古人誤人,一人之品行修行當以大賢為標準,而非一草一木者也。再者,翠竹為花之四君子之一,卻又不開花,名為不圖華麗,實乃名不副實也。竹之作用也就是“春供饋婦幾番筍,夏與行人百畝陰”而已,君子關你何事。
菊花
(四)菊花
既已提到梅蘭竹,那也非得說說菊花不可。
詠菊詩自古以來便是不勝枚舉,尤以“寧可枝頭抱香死,何曾吹落北風中”一句更為出名。此句意在說明菊花寧愿枯死枝頭,決不被北風吹落,描繪了傲骨凌霜,孤傲絕俗的菊花形象,突出表現了堅守高尚節操的決心。
但是,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崇尚葉落歸根,可是作為花君子的菊花石怎么做的呢,枝頭抱香死,也不吹落北風,逝者菊花無法回歸大地,實乃極度殘忍之事。君不聞“落紅不是無情物,化作春泥更護花”乎,你既已經枯萎就該落地化肥,滋養大地,讓來年的花木更加的茁壯,而不是執拗的固守枝頭飄散在天地之間。何為君子?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,舍己為人者是也。奈何菊花為了一己之私,為了保持自己清高的名聲而枉棄有用之身,成為真正君子所不齒也。
菊花,為虛名所累,實非真正君子所為也,充其量以偽君子而已。
一句話,梅蘭竹菊,實乃花中四大偽君子是也。
發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