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2日,哈爾濱雙城市一些副食店商販被當地城管強征了數十或百余袋元宵。商販稱,城管當天開著三輛車在大街上收元宵。城管執法局工作人員回應稱,“這就是個搶的單位,搶是領導臨時決定的。”
城管工作就是搶,此言一出,爭議備至。有網友調侃道:這么多年了,城管暴力了這么多次,但這一次的城管最可愛,因為他們說了實話。網友調侃之言,或許有些諷刺,但道理卻不假。就當前的城管而言,不是我們非得妖魔化他們的形象,只是一次又一次的事件后,城管真的只帶給我們一些不良印象,而“這就是個搶的單位,搶是領導臨時決定的”,更是一語道破天機,讓我們看到了一些城管的真實意識。
本來,城管要去敬老院慰問老人,買點什么東西,其實花不了幾個錢,可人家硬是不按常理出牌,不去買,也不從自家拿,就去大街上溜達一圈,開著三輛車,看見誰家賣元宵,就收了。你說,本來去敬老院慰問,該是城管改善自我形象多好的一次機會啊?要是被媒體撞見,無論是否是作秀,對城管形象的改變,肯定是有一定作用的。
遺憾的是,本來是好事一件,經過城管這么一搶,再加上城管那么毫不掩飾的解釋,好事也變成壞事了。我們知道,城管有一定的執法權,但執法,真的不等同于去搶,這是只有強盜才做的事情,城管畢竟是執法者,而非強盜,干著和強盜一樣的事,難免會讓其形象大打折扣。
這些年,城管的形象日益被妖魔化,看見城管一詞,總讓人聯想起雞飛狗跳、橫行霸道等不良詞匯,腦海中浮現的,也大多是城管打人的畫面,所以,每每有城管的新聞,后面的一大群跟帖,多數是謾罵城管的。于是有人感嘆:城管的形象被妖魔化了,不是每一個城管都素質低,都崇向暴力的。接著,城管為改善自身形象,也作出不少努力,如換制服,如眼神執法,如招聘美女城管等等,但沒有哪一次的改變,讓公眾真正改變對城管的印象。在我們看來,即便人不同了,制服換了,但城管還是城管。
當我們看到城管自己都表示——我們的工作就是搶。我們只能感嘆一句,有時,并非我們要去妖魔化城管,而是城管的所作所為的確不爭氣。你說,社會輿論都已經在很理性地呼吁公眾要理性看待城管了,可城管這么一“搶”,其實又把自身的形象顯露無疑了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,當城管生活的環境與氛圍如此時,我們其實很難對其心存過高的幻想。
“這就是個搶的單位”,這不僅是城管是一種意識,也是城管環境的一種生態寫照。這樣的生態背后,是扭曲的意識觀,執法者與強盜行徑無異的背后,是對其自身執法權的一種褻瀆。這種生態,是必須糾正的,而糾正這城管最根本的意識,遠比讓城管換馬甲更實用,也更有現實價值。執法靠搶,一語道破妖魔化城管的天機,也一語點出改善城管形象的法門。故而,對這樣的城管,必須嚴懲到底,不能不了了之,因為任何的放縱,皆可能是對城管非法執法的一種縱容,只有嚴格約束城管的執法權,堅決打擊城管的非法執法行為,糾正城管的錯誤意識,城管形象不再被妖魔化,才可能從夢想照進現實。
發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