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童話大王鄭淵潔一條微博引發熱議,微博稱小學班干部制度是在培養“漢奸”,并列舉三個特點:1.為強權效力;2.告密;3.奴役同胞。微博還稱,發達國家小學沒有該制度,建議取消,讓孩子平等成長。
45%的網友呼吁取消班干部制度,讓孩子們平等成長。而13%的網友則認為,不該取消,班干部制度能提高孩子們的綜合能力。38%的網友認為問題的根源在大人。
學生干部掌握隱含權力
北京師范大學進行的一項國內《初中生的班干部角色認知調查研究》,大多數學生認可班干部的任務分配權、決策權,不認可班干部的人員調動權、懲罰權、優先獲得榮譽權。但無論是班干部還是非班干部都認可這種隱含權力的存在,然而對于權力的范圍大小,不同人存在不同認識。
教育學者熊丙奇也對記者表示,中國的教育管理制度沒有定位好學生的角色,滋長了學生的權力意識,與平等原則相違背,“異化了教育的本質”。
班干部制度該取消嗎?
鄭淵潔的論調一出,引起許多網友的共鳴,也有網友持相反的意見。
“步美-小百合”說,當班干部培養不了責任心,應該讓孩子們輪流負責具體的任務,而且必須是服務性的任務。
也有網友表達了相反的觀點,稱“班干部制度能提高孩子的綜合能力”。“陶然舟”也持贊同的態度,“班干部是激勵,鍛煉,不宜簡單取消。”
“莫斯科手札”表示,很多中小學班干都挺好的,得到鍛煉,提升跟人溝通的能力,很優秀,也成為正直的人。
熊丙奇表示,“這種制度導致班級官場化、官僚化,培養的是學生等級觀念,學生失去了獨立人格”。
專家呼吁學生自治
有專家指出,班干部雖像個“學生官”,但與社會的官有質的區別,班干部最重要的職責是服務。因此在選拔中如何淡化權力意識,讓學生意識到責任感,這才是關鍵。"小鬼當官’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從小就耳濡目染的階級觀念。”
熊丙奇提倡學生自治,鼓勵學生成立小俱樂部或興趣小組,學生提出自己的主張,通過民主選舉產生負責人,從而培養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,“回歸到培養公民的教育本質上來”。
發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