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,縱觀娛樂界,炒作成風,美女經濟來勢洶洶,而且帶來的效益讓人眼紅,一場“超級女生”,再一場“超級男生”,讓湖南衛視名利雙收,惹得各電視臺爭先恐后打“選美牌”,要尋找中國美女經濟及其娛樂造勢的源起,和諸多“艷榜”、“藝榜”等排行榜的風起云涌,得從中國晚清的妓女評花榜聊起,晚清的妓女評花榜才是中國最早的美女經濟的源頭。
晚清上海十大名妓合影照片
晚清,國門被西方列強打開。那時候科舉還沒有被廢除,有事沒事國人還喜歡考考試,西方人除妄想一打開大清國的國門,就讓他的國人一切聽從指揮,比如諸事來場民主選舉,別浪費那么多筆墨紙硯,考來考去。
任那些洋人把西方的政治選舉說得天花亂墜,大清國的良民們也不為所動,我考我的科舉,你選你選舉,咱們井水不犯河水。
但總會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。晚清時的上海,自開埠以后,受西洋文化的影響,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,都有開風氣之先的舉措。洋人洋事見得多了,西餐也吃了,四輪馬車也坐了,回力球也玩了,洋涇浜英語也會講,買辦也會做,那么投票選舉也就沒什么不敢試或不肯試的了。
投票選舉啥呢?選美女。晚清時的上海,相比與當時的中國其他地區,要繁榮娼盛一些。經濟一繁榮,娛樂業自然而然也就跟上去了。當時的上海,妓女多,文人多,洋人多,小報多……總之,是個經濟繁榮,生活內容豐富,但同時國恨家愁也無處發泄的城市,憋不住的文人名士們,開始主持起妓女評花榜活動來。
首開花榜的是晚清譴責小說的代表作《官場現形記》的作者李伯元。李伯元,名寶嘉,別號南亭亭長,生于世宦之家,他祖父、父親、伯父都是科第出身。但李伯元的思想要比前輩們開放得多,寫小說罵官場罵膩了,李伯元辦起了報紙。
光緒二十二年(1896年),李伯元創辦《游戲報》,他在《游戲報·告白》中公開宣稱:“上自列邦政治,下逮風土人情……無義不包,有體皆備。” 李伯元說到做到,首創在報紙上開花榜、捧妓女的風氣,使得《游戲報》在上海各界廣受歡迎,銷量一路飆升,李伯元自己也得到了“小報鼻祖”、“騷壇盟主”、“花界提調”等等褒貶不一的聲名,名噪一時。
1897年,李伯元親自制定《游戲報》花榜的“凡例六條”,即妓女評花榜活動的選舉標準,如:一、統申江而論,隸樂籍者凡三千余人。萬紫千紅,詎能遍閱?此次花榜,悉憑薦書多寡為定,益復參以輿論,以昭平允。二、定一甲三人,二甲三十人,其余悉置三甲。滄海遺珠,知不能免,掛一漏十,閱者諒焉。三、如曹夢蘭、陸蘭芬、花翠琴、花玉田、謝湘娥等,或久飲香名,或早樹艷幟,或華年已去,或身份自高,似不必再與群芳爭勝,故不錄入等等。
由此可見,花榜分色藝兩項,劃為一甲、二甲、三甲,不用動筆,不用交卷,但仍然需要打分,亦還在模仿科舉考試,有區別的是采用了投票選舉的形式,由報紙來主辦。
花榜選舉的票,當時不叫“票”,很文雅地被叫作“薦書”,一份薦書算一票,以票數的多寡分勝負。不管得票多寡,只要進入一、二、三甲,其大名及其住所都會黑字白字地被刊登在報紙上。有了名就有利,進入三鼎甲的美女,將來自然少不了捧場的人。
李伯元《游戲報》的花榜評選活動從1897年夏開始之后,每年皆會評選四次,據說最有含金量的是當年的首次選舉。1897年夏的第一次選舉,看熱鬧的多,投票者少,據說狀元僅得九票,榜眼和探花,各得七票。而且寥寥幾人中,還有外國人,有一個叫雅脫的美國人也參與了這次投票,但雅脫認為丑的排前,美的落了后,因而特意寫信抗議,要求更正。
這回可是按你們西方國家的“民主原則”原則來辦事的,所以雅脫老兄你就別開玩笑了,更改,那是門都沒有的事,要怪只能怪你的審美觀跟我們中國人太不相同。
有關中國最早的美女經濟自然還有很多的趣話,《歷史的空白處》一書有文說:
花榜高第雖然一不能做官,二沒有獎品,但所得到的好處也是明顯的。發榜之時,報上在每個人的名字后面,都注明了住所,而且開列了些贊詞,據說這些贊詞都來自于薦書,名次越是靠前,贊詞就越長。贊詞的話有長短,可肉麻程度卻差不多,比人則非西施即王嬙,喻物則非花即月,什么“清若白梅”,什么“與月爭妍”,連最后兩名,也是“身材俏麗”和“琪樹瓊花”(從后來流傳下來當時的照片看,這些當年被吹成羞花閉月的美人,大多面容平板,目光呆滯,以今日之眼光觀之,一點都不美)。
發榜之后,不僅榜上有名,尤其是名次靠前的名花們以后生意興隆,收入驟增,就連寫薦書的秀才們,也因其文辭的艷麗,因此多了些在報上露臉的機會,可以多收點潤筆。
當然,得到好處最多的是發起活動的報紙,銷路增,廣告來,評一次花榜,怎么也吃上幾個月。事實上,隨著花榜的評選,相關的各行各業都得到了拉動。當時中國的照相業剛剛起步,正是由于花榜后來上了妓女的玉照,最終吊起了大家閨秀和小家碧玉的胃口,得以蒸蒸日上。而妓女的服裝,由于報上的宣傳,而被廣大的良家婦女所效法,因而服裝裁剪業也發達起來。報刊也因為美女的玉照一天天多起來,由妓女而女學生而名媛閨秀,日益興旺發達,迎來了中國傳媒業的第一個春天。其他被拉動的產業,估計還會有,篇幅有限,就不一一列舉了。
說起來也神奇,雖然,娼業在中國古代早已算一個行業,但真正轉變為美女經濟,應當屬為晚清時候妓女評花榜活動的興起。因為妓女評花榜活動的影響力實在太巨大了,民俗學者張耀銘在《娼妓的歷史》一書中剖析說,近現代上海娼妓業日盛一日,嫖界捧妓之風也極盛,其開花榜的規模之大、形式之多、次數之頻,可謂首屈一指,冠絕全國。
此實,自李伯元在《游戲報》舉辦妓女評花榜活動之后,到1917年到1920年,上海花榜的場面和規模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。不僅僅是報社舉辦評花榜活動,游戲場所也參與其中,兩者共同主持花選,花選的優勝者由嫖客投票選舉產生。
1917年,新世界游戲場甚至別出心裁地創辦過一次群芳選舉大會,特意聘請了《新世界報》總編輯奚燕子為大會主任。選舉仿效民初的民國選舉制度,由游客和嫖客購買選票,一票售價一元,選票上需填寫妓女所在妓院地址及妓女優點。此次入選妓女達210余人。花榜選舉,此后欣欣向榮地綿延了幾十年。
發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