翡翠是目前國內玉石市場的主流品種,頗色豐富,以紅、綠兩種色調為主。“翡”古書上指一種有紅毛的鳥,“翠”就是指綠色。筆者最喜歡的是一種井不多見的紫色翡翠。紫色代表神秘和浪漫,紫色的翡翠行內稱“紫翠”,或“紫玉”。據說在云南,人們認為茄子花的紫色最純、最美,而翡翠的紫色則可與嬌艷欲滴的茄子花相媲美,茄子花在春天開放.故人們就將翡翠的紫色稱為“春色”。
翡翠的紫色不拘一格,各有千秋,按其深淺變化有淺紫、粉紫、茄紫和近乎于藍色等多種。大體可分為紅紫和藍紫兩種類型。一般紅紫色的翡翠結構較粗,常以豆地(指翡翠的質地如豆般不太通透)出現,稱為“紫豆”,透明度差甚至多不透明,但其縈色調較深。而藍紫色的翡翠則正好相反,玉質細膩,種好水足,但色調卻較淺。筆者就比較喜歡后者,因為在翡翠的“種”和“色”中筆者首選“種”。筆者認為玉要有“水.才有靈氣,“色”雖搶眼,但“種,卻更加耐看。“種”是一種內在的東西,“種,好會讓人越看越喜歡。種好色深的紫翠十分稀有,投資價值不比綠色翡翠差。
蜚翠色彩豐富,一塊翡翠上往往不止一種頗色。如果紫色和綠色同時出現在一塊翡翠上,行內稱為“春帶彩。如果紅色、綠色和紫色3種頗色同時出現在一塊翡翠上,行內則稱為“福祿壽”,離意吉祥如意,因為中國自古就十分看重紫色,有“紫氣東來”的說法.或取三國劉關張挑園三結義的典故,稱“桃園三結義”。
筆者收集大量資料.但遺憾的是沒有找到一件真正的“福祿壽”。不但在檢側中從未見過實樣,連一張像樣的圖片也沒找到。比較多見的是:
一、將“三彩”說成是“福祿壽”。紅色、綠色和白色三者的組合要普遍得多,這種情況行內稱為“三彩”。
二、“嫁接”成“福祿壽”。像圖中那樣運用首飾鑲嵌或者穿成手串的方法拼接而湊成有3種頗色.還有更巧妙的是象鼻煙壺這樣的勝件,壺身的料上已有兩種顏色(一般是紅、綠兩色),然后再加一個紫色的蓋子,“嫁接”得混然天成。
三、勉強可以算是“福祿壽”。大多數情況下,紫色都十分淡,其余兩種頗色色調不正,綠是灰綠或淺綠,紅是褐或黃,而且3種顏色分布也很失調,有一到兩種頗色的比例非常少。
由此可見.真正好的“福祿壽”—種色俱佳且3種頗色分布適當(即3種頗色各占1/3,或綠色占得較多,如綠占3/5,紅與紫各占1/5)A:7翡翠是十分稀有的.其價值無法估量。當然,好的“春帶彩.和“三彩,也十分昂貴.像前面圖中所見到的品質就已經很好了,但其稀有程度遠不如“福祿壽”。另外,紫色和翡色的組合也是相當少見的。
紫外線的強度會影響紫翠色調的感觀。以前到中緬邊境的瑞麗去買了紫翠的人都會發現,回來后再看紫翠根本沒有那么紫了。這是因為云南地處高原,紫外線較強,這會加深人們對紫色調的感覺。
紫色在翡翠中屬于原生色,在形成期次上應早于綠色。由于紫翠中所含微t化學元素錳是早期經結晶作用形成的,所以這紫色多無色根。一般染色處理的翡翠多會染成綠色,也有染成紫色的。從鑒定上講.染成紫色的翡翠比染成綠色的更不容易分辨,一般染綠的都有650nm寬吸收帶,而染紫的就全靠鏡下觀察。天然紫色翡翠往往是成片分布。頗色由帶淺紫或淡紫色的硬玉預拉集合而成,少呈脈狀分布。染色處理的則正好相反,其形成的紫色充填在翡翠的裂隙和孔隙之中.可形成紫色的細脈,或者充填在白色翡翠順粒的粒間空隙中,出現白色順拉被紫色包圍的現象。這種現象類似次生色的呈色機理。夭然的紫色翡翠沒有熒光或因含有蠟的成分而發弱的藍白色熒光,而染紫色翡翠多有粉紅色的熒光。但由于熒光較弱,當不易分辨時.只可作為指示性的特征。另外,一般染色的紫色翡翠其色調荀時民深,反射光下觀察,其表面與酸洗注膠處理的翡翠一樣有較明顯的酸蝕紋。除此之外,也有一些翡翠在經酸洗注膠處理之后局部出現一些淡紫色,這種樣品一般都有很強的藍白色熒光。
發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