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宮廷女鞋、官服一般穿“高墻履”,前頭高出一長方形鞋頭,為南北朝時期笏頭履演化過來,如高出方片是有分段花紋的稱為臺履,其次穿軟底透空錦靿靴,與翻領小袖齊膝襦及條紋配套,可稱為女裝男性化的胡服式樣。
莫高窟147窟壁畫中的線鞋
新強吐魯番阿斯塔那北區(qū)381號出土,唐代變體寶相花紋云頭錦履,長29.7厘米,高8.3厘米
新強吐魯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草鞋,長24.5厘米
此種尖頭而略上彎的鞋,似從漢朝的勾履演變而來,武德年間婦女穿履及線靴,開元初有線鞋,大歷年間有五朵草履子,文宗之世有吳越織高頭草履,內(nèi)加綾轂等,此外,還有金薄重臺履,平頭小花履等。根據(jù)《舊唐書‧車服志》中記載,民間婦女,衣青碧纈,有平頭小花履,彩帛縵成履及吳越高頭履。
1983年青海省都蘭縣熱水鄉(xiāng)血渭吐蕃墓出土紅色綾地寶花錦繡襪,長50厘米,唐針法為辮子股鎖繡法
書頊墓石(木享)線雕中接近線鞋式樣的錦鞋
新強吐魯番唐墓出土的麻鞋,鞋頭不作上翹式
發(fā)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