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级淫片日本高清视频-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-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一区-特片网我不卡-欧美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五月-欧美激情综合网

投稿郵箱 [email protected]

悲情廬隱驚世駭俗的婚戀

2011/06/21作者/張昌華閱讀人次/7369我要評論(0)

掃描二維碼
將本內容分享給手機朋友
關閉
導讀:廬隱是當時與冰心齊名的“五·四”女作家。誠如她的名字所昭示:“廬”的真面目已被“隱”去。在近半個世紀的歲月里,她鮮少被人提及,近年才剛剛“出土”。她的驚世駭俗的婚戀又比她的作品更為世人所關注——性格即命運。…

  上世紀初葉,是英才輩出的年代,尤值稱道的是巾幗不讓須眉。僅以“五·四”時期北京女高師而言:蘇雪林、馮沅君、黃廬隱、毛彥文、石評梅、陸晶清、謝冰瑩及許廣平等,日后的她們或是成為卓有建樹的學者、作家、教授,或是成為反封建、追求女性解放,為社會做出貢獻的英才。讓人頗為驚異的是,她們的婚戀、人生遭際都有這樣或那樣的不幸或坎坷。其中最為悲情的當屬廬隱。

初戀男友林鴻俊

  廬隱是當時與冰心齊名的“五·四”女作家。誠如她的名字所昭示:“廬”的真面目已被“隱”去。在近半個世紀的歲月里,她鮮少被人提及,近年才剛剛“出土”。她的驚世駭俗的婚戀又比她的作品更為世人所關注——性格即命運。

  廬隱(1898—1934),原名黃淑儀,又名黃英,福建閩侯人,父親是舉人。她出生時,恰逢外祖母去世。母親視她為“不祥的小生物”,情感的屏幕上蒙了層陰影。生母不愿親自喂她,雇一奶媽喂養。小廬隱模樣不俊,身上長滿瘡疥,脾氣倔強不討喜,且好哭。家人均厭惡,差點被父親扔進江流溺斃。奶媽看她太可憐,將她帶回鄉下撫養。3歲時,父親鴻運高照,放任長沙知縣,廬隱才被接回。三年后,厄運陡至,父親突然病故。寡母帶著廬隱兄妹五個來到北京,寄居在舅父的屋檐下。家庭的歧視、冷落嚴重地傷害了廬隱幼小的心靈。九歲那年,廬隱被送進收費低廉的女子慕貞學院接受啟蒙教育,她“沒有愛,沒有希望,只有怨恨”地度過了灰色的童年。所幸大哥黃勉對她比較關愛,助她考進了女子師范學校,讀了五年。廬隱聰明、勤奮,在師范學校時大量閱讀古今小說,林紓譯的三百多種小說,她都看了一遍,被同學稱為“小說迷”。她在《紅樓夢》《西廂記》和《玉梨魂》的恩愛情仇中植下了文學的種子。

  17歲的廬隱已出落成大姑娘了。但她長相平平,扁平臉,塌鼻子,又矮又瘦。她自嘲“短小精悍”。已是談婚論嫁的年齡了,同住的姨母家來了位親戚叫林鴻俊,曾在日本留學,因父病回國,在北京逗留期間,與廬隱相識。林鴻俊長廬隱三歲,他欣賞廬隱的聰明、干練和善良,托人向黃夫人提親。黃夫人覺得他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,拒絕了。林鴻俊很傷感,寫信給廬隱,傾訴對她的仰慕,坦述自己幼年喪母、青年喪父的凄涼身世,以及不能與之結為秦晉之好的悲哀和絕望。這信引發了廬隱強烈的共鳴和同情,激起了她對母親的勢利的一腔義憤。“一個南方人,具燕趙慷慨悲歌”之氣的廬隱,毅然決然地向母親表示:“我情愿嫁給他,將來命運如何,我都愿意承受。”母親了解女兒執拗的性子,只好退讓,提出的條件是對方必須大學畢業,學有所成后方可成婚。林鴻俊欣然接受,在婚約上簽了字。廬隱為林的學費四處張羅,有一位親戚動了惻隱之心,資助了林鴻俊兩千元。

  林鴻俊如愿以償考進了北京工業專科學校。這時廬隱高中畢業,當時大學不招女生,她便在中、小學代課,游走于北京、安徽、河南之間。兩年后,北京女高師招生,廬隱要去報考,母親極力反對。廬隱為籌學費,又到安徽教了一學期書,積攢了200元,于1919年秋報考女高師,因錯過考期在國文專修科旁聽。一學期后因成績優異與同為旁聽生的蘇雪林一起轉為正班生。

  那時,受“五·四”新思潮的影響,學生們的思想十分活躍。廬隱借李清照的詞句“生當作人杰,死亦為鬼雄”述志。今天集會,明天游行,后天講演,活躍非常。她被推選為學生會干事、福建同鄉會代表,與學生會主席王世瑛、陳定秀和程俊英三人年齡相仿(班上年齡長的有抱孫者),志趣相投。四個人自制統一服飾,上著灰線套衫,下穿花邊黑綢裙,頗有游俠味。四個人出入相隨,形影不離。廬隱說:“我們四個人就像戰國時代的四公子,我是孟嘗君,他有狡兔三窟(教師、作家、主婦)。”一時,“四公子”雅號傳遍校內外。廬隱的文章寫得俏拔,連自視甚高的蘇雪林都說她“每遇作文時,先生發下題目,我們伊唔苦吟,或終日不能成一字,廬隱端坐在椅子上低著頭,按著紙,筆不停揮地寫下去,頃刻一篇脫稿。”廬隱此時開始在報刊上發表文章,縱論社會,闊言人生,傾訴女性的苦悶與煩惱,向往女性的自由、解放。她悄悄地將自己與林鴻俊的戀愛過程寫成《隱娘小傳》,以表達她不計門第,不講地位、金錢的戀愛觀。

但現實是多變的

  林鴻俊是個勤奮好學的青年,大學畢業后,要求廬隱踐諾與他結婚。廬隱以自己還沒畢業為由拒絕。在廬、林訂婚后的交往中,兩人志趣不同,漸生分歧。林雖經過“五·四”的洗禮,但思想守舊。特別是林畢業后,在山東糖廠當工程師,有經濟實力,能讓妻子享受閑適優厚的生活,他便勸廬隱在多事之秋的年代不要過多地拋頭露面,不要熱衷于社會活動,而應做一個相夫教子賢惠的知識女性。同時還表示他不滿足現狀,準備報考高等文官。云云。廬隱對林鴻俊這種庸俗的思想本就不滿,又聽說他這個工科出身的人要去報考高等文官,甘當軍閥政府的政客,更為惱火。她對好友程俊英說:“林來信總講他目前的地位、收入、享受,太庸俗了。我已經回信,請他另找高明。”性格豪放磊落的廬隱,真的與林鴻俊解除了婚約。

  廬隱當初為“仗義”與林訂婚,時下又因道之不同而與林分道揚鑣。她的初戀,來也匆匆(草率),去也匆匆(干脆)!顯然,個中不乏他因。

有婦之夫郭夢良

  1919年初冬,廬隱在北京學界福建同鄉會成立大會上,結識了鄭振鐸、郭弼藩(夢良)等人。郭夢良時為北京大學哲學門的學生,在北京學聯兼職。大會上,他睿智、簡短的發言引起廬隱極大的興趣。那時,男女生分校,大家相互不認識。開會時還男女分坐,中間用一條大白布作“三八線”。這次同鄉會上,為弘揚“五·四”精神,大家決定創辦《閩潮》雜志,由郭夢良任編輯部主任,廬隱是編輯。他們由此相識、相知、相愛起來。

  郭夢良(1897—1925)是個性格沉穩、有思想、有大志的青年。他的人品和才華令廬隱傾倒。特別是郭的文章寫得相當出色,頗多創見,是位飽學之士。郭夢良也欣賞廬隱,在頻繁的接觸中作不懈的追求。他向廬隱坦言,他是有家室的人,20歲時父母包辦成婚,與妻子談不上愛情。他是新婚一月后才入北大的。

  廬隱陷入兩難的困境:一邊是已訂婚的林鴻俊,一邊是有婦之夫郭夢良。她在《海濱故人》中盡情宣泄了她的彷徨、苦悶:“青年男女,好像一朵含苞未放的玫瑰花,美麗的顏色足以安慰自己,誘惑別人……但是等到花殘了,葉枯了,人家棄置,自己憎厭,花木不能躲過時間空間的支配,人類也是如此……戀愛不也是一樣嗎?不是和演劇般,到結局無論悲喜,總是空的呀!并且愛戀的花,總是襯著苦惱的葉子,如何跳出這可怕的圈套,清靜一輩子呢?”一次“四公子”在王世瑛家聚會,橫臥在一張大床上聊天,廬隱就這揪心的煩悶征求朋友們的意見。她說:“我倒沒什么問題,退婚罷了,就是郭夢良不忍拋棄無辜的妻子。”三個好友盡諫諍之責,幾乎眾口一詞:請她慎重考慮。廬隱也感到人言可畏。她曾想離開郭夢良,可又禁不住他的一往情深。

  1921年廬隱加入了茅盾、鄭振鐸創組的文學研究會。她是第一批會員,登記的序號是13,是繼12位發起人之后的第一位會員,也是首批21位會員中唯一的女作家。她的《一個著作家》經鄭振鐸推薦,已在全國最有影響的茅盾主編的《小說月報》上發表。這大大鼓舞了她創作的自信,她由此正式開始文學生涯。

  廬隱就是廬隱,獨一無二的追求個性解放的新女性。面對家人的責難,親朋的嘲諷和世人的唾罵,她竟向郭夢良堅定地表示:“只要我們有愛情,你有妻子也不要緊。”一語驚天下。廬隱一意孤行,于1922年夏在上海與郭夢良以“同室”的名義結婚。這一驚人之舉震動了文壇乃至社會。

  然而,新婚的歡樂是短暫的�;楹�,廬隱與郭夢良遵郭父之命回福建老家探親,與郭的前妻同住在一個屋檐下。自尊心極強的廬隱這才體會到“做小”的尷尬和卑微。她遭受到冷遇、歧視,猶如掉入絕望的深井。我行我素慣了的廬隱忍受不了“胯下之辱”,1924年,她在致好友程俊英的信中辛酸地哀嘆:“……過去我們所理想的那種至高無上的愛,只應天上有,不在人間。……回鄉探視,備受奚落之苦,而郭處之泰然�?∮�,此豈理想主義者之過乎?”憤悶郁結在胸。

  悲哀的是,本生活在北京的廬隱的母親黃夫人,從內心是愛女兒的。當初廬隱執意與林鴻俊訂婚,她做了讓步。為成全女兒,她將私蓄2000元托親戚之名,資助林鴻俊上大學。后來,廬隱鬧退婚,也罷。可她竟然下嫁一個有婦之夫“做小”。廬母遍受親友、街鄰的冷嘲熱諷,無地自容,不得不遷回老家,終日郁郁寡歡,不到兩個月便告別人世……

  廬隱與郭夢良又回到上海。郭夢良忙于自己的事業,創辦上海自治學院,研究人生哲學,編輯《人生觀大論戰》,忙得席不暇暖,無法陪伴廬隱。是時女兒出世了。廬隱在致程俊英的信中大嘆苦經:“我現忙于洗尿布,忙于柴米油鹽,而收入甚微,不得不精打細算。營養不良,我們身體都欠佳。啊,這就是人生!”厄運接踵而來,郭夢良本就有肺病,由于積勞成疾,一病不起,于1925年10月6日撒手人寰,把10個月的女兒郭薇萱留給了廬隱。面對滅頂之災,廬隱硬撐著把郭的靈柩護送回福建,與郭的父母及前妻一起過了度日如年的8個月。她攬鏡自憐:“我常自笑人類癡愚,喜作繭自縛,而我之愚更甚于一切人類。”在精神瀕臨崩潰的邊緣,為了生活,廬隱于1926年夏回到北京師大附中教書,與好友石評梅成為同事。石評梅的情人、中共一大代表高君宇病逝,葬于北京陶然亭。廬隱以此為素材,寫了《象牙戒指》。廬、石同是天涯淪落人,她倆終日以煙打發時光,以酒遣愁�;蛉ヌ杖煌っ鎸緣净膲�,放聲痛哭;或強作歡顏,狂放高歌,游戲人間……郭夢良死后,廬隱寫了啼血文字《郭夢良行狀》,三周年時又寫《雷峰塔下——寄到碧落》,以“這斷藕的殘絲”,敬獻亡夫的在天之靈。

  毀滅性的打擊接二連三,1928年9月30日,廬隱最親密的摯友石評梅患急性腦膜炎猝亡。廬隱深悟到生命的脆弱如荷葉上的露珠,絕望中感嘆“死比生樂”。

  這時的廬隱雖是孤雁一只,但她的聲名還是招來一些形形色色的追求者。一個在政法大學讀書的叫瞿冰森的青年,是郭夢良北大好友的弟弟。在一次宴會上他與廬隱邂逅,對廬隱寄予很深的同情,關心、體貼、勸慰廬隱,并向她表示愛意。廬隱干涸的心田自然希望得到愛的雨露,但她考慮自己的處境,有點自卑,覺得“我不應當愛他,也不配承受他的愛”。她抑制情感的依戀,理智地拒絕了他。可瞿冰森并不理解廬隱的良苦用心,反用刻薄的語言譏諷她,而且竟帶著一位靚麗的少女到廬隱面前炫耀。廬隱被擊垮了,她真想一死了之。

“小愛人”李唯建

  廬隱新寡時已年屆三十,本就其貌不揚,加之心傷累累,她已把愛的夢想鎖在心靈深處。郭夢良死后,她向“四公子”們表示:“我學靜軒,抱獨身主義,孤云般自由自在!”“廬隱喪夫后的一段光陰過得極為苦悶,生活傾向于頹廢,常常喝酒喝得大醉。追求她的男人頗多,她一個也不放在眼里。高興的時候,會對這些人稍稍假以辭色,與其宴游,若有人開口求婚,廬隱必將對方大大排揎一頓,將其轟出門去。”“這時候的廬隱似微有點玩弄男性的傾向,大概是由于心理過于郁結使然。”蘇雪林如是說。

  一個青年大學生,悄悄地走進了廬隱的視線,他叫李唯建。

  李唯建(1907—1981),成都人,1925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,青年詩人,長得很帥氣。常在報刊發表詩作,已與徐志摩、沈從文、邵洵美等名流有了交往。廬、李的相識,確是緣分。某次,李唯建經梁漱溟介紹去北大哲學系拜訪林宰平教授。李見林的書桌上有本廬隱與人合編的《華嚴月刊》,崇拜名人的他便萌生了拜訪“浪漫女作家”廬隱之念。經林宰平介紹,他們相見了。初次見面,李唯建因路遙沒能守時,廬隱面露“一些不豫之色”。但深入交談后,兩人在情感的深處產生了火花。李唯建是孤兒,早年喪母,他的潛意識中渴望“一個好的有力量的乳母”。而廬隱長他8歲,創作上又是成功人士,正是他想要的對象。

  他們相識之后,便開始頻繁地書信往來。通信時,李唯建自稱“異云”,廬隱署名“冷鷗”。浪漫詩人李唯建在了解了廬隱坎坷的經歷后,予以極大的同情,他自語“同情心太大太深,便變為偉大純潔的愛了”。一只孤獨的“冷鷗”在一片漂泊的“異云”中翱翔穿行起來。李唯建在信中漸談漸深,大膽地表白:“我愿你把你心靈的一切都交給我,我雖是弱者,但擔負你的一切我敢自夸是有余的!”甚而膜拜道:“你是我的宗教,我信任你,崇拜你,你是我的寄托。”面對情感的爆發,廬隱畢竟是見過世面的,李唯建的騎士風格、浪漫情懷和生性的隨便,她是體察到的。廬隱還比較冷靜,先是婉拒,后是疑慮,她直言:“我愛你太深,便疑你也深。”然而,信越通越多,話題越來越深入,越來越直白。廬隱心靈的渴望,生理的需求,使她面對難以抗拒的誘惑再也無法招架:“請你用偉大的同情來撫慰我吧!”李唯建烤化了廬隱,終使廬隱眼前的“世界變了顏色”。廬隱情不自禁地融入了李唯建的懷抱。

  20世紀20年代的北京,廬隱是當紅的作家。當初她與林鴻俊解約,公然下嫁使君有婦的郭夢良“做小”;如今新寡的她又帶著前夫的孩子與一個小她8歲的大學生戀愛,這是一樁貨真價實的爆炸性桃色新聞。社會輿論,親朋故舊的指責、嘲笑、謾罵鋪天蓋地而來。一向具大丈夫氣概的廬隱奉行“生命是我自己的,我憑我的高興去處置它,誰管得著”的心態,坦然以對。倒是她的老同學蘇雪林為其辯護:“不應當拿平凡的尺,衡量一個不平凡的文學家。”

  廬隱、李唯建將他們68封“沒有一句,甚至沒有一個字是造作出來的”情書,發表在陸晶清、謝冰瑩合編的《華北民國日報·副刊》上,后結集為《云鷗情書集》在上海出版。廬隱的好友王禮錫在序中評論說:“這一束情書,就是在掙扎中的創傷的光榮的血所染成。它代表了一個時代的青年男女們的情感,同時也暴露了這新時代的矛盾。”

  1930年8月,廬隱辭去北師大附中教職,與她的“小愛人”(謝冰瑩語)到日本度蜜月。

  蜜月隨著流水的日子淌去,積淀的是平淡。淡至發膩、發澀、發苦!

  1931年8月,他們夫婦由杭州到上海。廬隱實現了她的“三窟”:教書(工部局一女中);寫作(最大的收獲是以“一·二八”抗戰為題材的長篇小說《火焰》,突破她慣寫戀愛和知識分子的框子,做出了有價值的探索);做家庭主婦。但生活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樣美好,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艱辛、繁瑣累得她“像負重的駱駝”。“小愛人”李唯建呢,當初“你是我的宗教”的誓言已忘在腦后。他生性疏懶,不好好工作,長期閑散在家,又有大男子主義思想。廬隱曾勸他努力上進,他如風過耳。他不干家務,要求廬隱既做職業婦女養活全家,又做賢妻良母;特別是對兩個同母異父的女兒有明顯的區別對待。這令廬隱十分傷心:喝酒澆愁,打麻雀消愁。而“小愛人”李唯建卻趁廬隱外出打麻雀消遣的當兒,不時溜出家門。以致有朋友在燈紅酒綠的四馬路碰見他時“疑心他在逛什么,哀嘆‘這位女作家太不幸了’”(程俊英)。朋友們為了替廬隱分擔,出面請舒新城介紹李唯建到中華書局編譯所工作。

  天妒英才。1934年5月13日,廬隱分娩時難產。為了省錢,他們沒上醫院,請民間的接生婆接生。子宮被接生婆劃破,一灘鮮血,帶走了一個鮮活的生命。廬隱在轉往大華醫院的救護車上留下了遺囑:“開追悼會要用基督教儀式,口中不斷地念上帝,主。”廬隱就這樣匆匆地走完了她36個春秋的人生之旅。

  廬隱離世,李唯建悲痛欲絕,已不能作為。廬隱的后事由舒新城、劉大杰操辦,葬于上海公墓。27歲的李唯建貧窮之極,無力撫養兩個女兒。舒新城又出面,邀請廬隱的生前好友把廬隱的哥哥黃勤請到上海,將郭薇萱交給黃勤撫養,廬隱的著作版權也歸她所有。廬隱周年,李唯建寫《憶廬隱》追懷,70歲時又作自傳體長詩《吟懷篇》回憶與廬隱戀愛、生活的往事。“冷鷗空留逐波影,異云徒傷變幻性。”煞是委婉動人。

  冷鷗銜走了異云。廬隱這朵“五·四”文壇上的奇葩凋謝了,詩人李唯建也自此在文壇上消失了。1981年11月,李唯建逝世于成都。

77
發表評論
發表評論
網友熱評
0 [$name].
[$content]
支持(0) [$date]
主站蜘蛛池模板: 国产自偷 | 国产鲁鲁视频在线播放 |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的国产在线观看 | 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在 | 久草网址 | 国产不卡在线看 |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能看 | 国产 日韩 欧美 在线 | 国产a 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| 久久精品三级视频 | 国产精品免费观在线 | 国产成人国产在线观看入口 | 国产18到20岁美女毛片 | 国产成人性毛片 |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二区三区 | 国产在线高清视频 | 免费一级国产大片 | 久久国产区 | 黄色在线免费播放 | 成人黄色在线观看视频 | 高清国产视频 | 免费xxxx日本大片在线观看 | 国产一区影视 | 国产成人福利色视频 | 免费国产caob视频 | 国产在线永久视频 | 国产九区 | 久久这里精品青草免费 | 久久精品国产2020 | 精品精品| 成人a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a毛片视频免费看 |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无毒不卡 | 成 年 人 黄 片 大全 | 九一国产在线观看 | 美女视频网站色 |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麻豆自制 | 久青草久青草高清在线播放 | 国产日韩不卡免费精品视频 | 韩日福利视频 | 成人窝窝午夜看片 |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