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《潛伏》相比,《旗袍》的最大看點是“美人計”
記者:在當下的諜戰熱中,我比較期待《旗袍》,因為它是有歷史依據和生活原型的,容易令人信服�!镀炫邸肥悄阒餮莸牡谝徊空檻饎�?接到邀請后,你都做了哪些案頭工作?
馬蘇:《旗袍》不但是我第一次演諜戰戲,也是第一次演年代戲、第一次穿旗袍演戲……幾乎所有方面都是第一次(笑)!我是剛剛拍完《美麗人生》后就接到《旗袍》劇本的,到正式開鏡,中間只隔了一個春節,籌備時間非常短暫,只是匆匆做了一些功課,如看了一些相關的片子,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、人物關系,包括《旗袍》女主角關萍露生活原型的文字資料。此外,因為我是第一次穿旗袍和高跟鞋演戲,還花一個月時間自己訓練了一下,然后帶著一種緊張的,忐忑不安的心情投入了拍攝(笑)……因為與國內重量級的演員王志文、李幼斌合作,心理壓力蠻大的!
記者:《旗袍》被稱做電視版《色戒》、女版《潛伏》,你認為這部戲的最大看點是什么?
馬蘇:我覺得《旗袍》的最大看點是美人計。因為女性做臥底,肯定難以避免用女色做掩護。為什么我認為這部戲非常好看、值得一看?因為它可能比《潛伏》描寫的地下工作者的處境更艱險。一個女地下工作者除了完成各種危險的、面臨生死考驗的任務的同時,還必須謹慎處理男女之間的關系問題、情感問題。往往女性會被情感所困擾,像《色戒》中的王佳芝那樣,最后因為陷入情感之中不可自拔而功虧一匱。而我飾演的關萍露,則是一個堅定的革命者,不僅在復雜嚴酷的環境中堅守到最后,還找到了自己情感的歸宿。我覺得這是一個十分難得的題材和人物。
記者:第一次演繹利用美色打入敵人心臟的地下工作者,除了外型的驚艷外,你如何表現人物內心的痛苦和掙扎,尤其在她被家人誤解、遭國人唾罵時?
馬蘇:這個確實挺難的,我一直到結束這個戲時,都認為我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夠好。因為劇中的生活離我太遙遠了,而且生活中我也沒遇到過這么復雜糾結的情感問題(笑)。怎么辦呢?盡量去想象和揣摩吧:如果這事發生在我身上,我會用什么方式去處理。我是一個女人,面對丁默群這樣雖是敵人,卻有他自身魅力與才華的男人,難免會有絲絲的動搖,產生男女之間那種朦朧的、很難說清楚的復雜情感。還好,劇中還給了我一個錢鵬飛,給了一個我初戀的情人,堅定的政治立場使我將這三個男人嚴格區分開。對誰是真情實感,對誰是虛與周旋,我想從我的表演中觀眾是能體味到的,這里沒有太多的表演技巧,主要是對人物關系的準確感受和把握。
尋找搖曳生姿的感覺,過足了“旗袍癮”
記者:這部電視劇的劇名叫《旗袍》,女主人公的代號是“旗袍”,經常穿的也是旗袍,你剛才說你是第一次穿旗袍和高跟鞋,真的嗎,你在片場是如何訓練自己,一步步從外部形象上貼近人物的?
馬蘇:我本人是一個大大咧咧的北方女孩的性格,喜歡穿休閑裝、運動鞋,覺得挺舒服、隨意的;穿高跟鞋覺得走路不方便,特別磨腳,可能是不喜歡束縛自己的東西吧(笑)!但在《旗袍》中,導演要求人物要有大家閨秀的風范,走路要扭起來,有搖曳生姿的感覺(笑)。我生活中缺這個,可能最后拍出的片子也不盡理想,留下了一些遺憾吧。剛開始拍時我的腳穿上高跟鞋特別僵硬,路都不會走了(笑);導演讓我扭起來,我卻很害羞,不好意思(笑)。其實都是一種習慣,一種下意識;習慣以后我明白了:人的身體結構是不同的,不一定非要達到什么標準,只要走出女人那種輕盈的步態,顯示出女性的優美曲線就可以了。
記者:據說在《旗袍》中,你先后換了幾十套不同花色的旗袍,超過了張曼玉在《花樣年華》中穿過的旗袍數量,一定過足了“旗袍癮”吧?
馬蘇:過癮(笑)!每天換旗袍,不重樣兒的,專挑漂亮的穿;聽說服裝部門預備了100多套,沒穿過來!以后恐怕沒機會再穿這么多旗袍了,創了中國影視劇中穿旗袍之最了(笑)。
記者:中國女人穿旗袍最美。
馬蘇:對,穿旗袍感覺比穿時裝、禮服什么的都好。比如電影節上走紅毯,就應以旗袍為主,展現中國女性的嫵媚風姿。我希望這個戲播出后,能刮起一陣旗袍風(笑)。有機會我也想多嘗試穿旗袍,引領一下潮流,弘揚中國傳統的服飾文化。中國服飾的美,是其他民族的文化無法替代的。
記者:第一次演上世紀三、四十年代的戲,你是如何把握人物的時代感的?
馬蘇:時代感嘛……當你穿上這身衣服,梳上這個頭,把你放進那個環境時,你自然會有一種那個時代的感覺。我覺得人性都是相通的,包括情感交流方面,不會因時代不同差距特別大,只是言談舉止、行為方式有些變化而已。比如當時人們沒有現代人這么開放隨意,到哪兒把腿一翹,一倚一靠的(笑),而是站有站姿,坐有坐相,穿這身旗袍就告訴你不能有這樣的行為和動作。我沒覺得我做得有多好,但把我放到那個時代氛圍中,哪怕我只是一個道具,還是像那個時代的(笑)。
與王志文李幼斌“過招”,內心變得強大
記者:與王志文、李幼斌合作默契嗎?通過《旗袍》,你在表演上有哪些收獲和進步?
馬蘇:進步是不可避免的,而且不謙虛地說,進步挺大的(笑)!正如看到一件好東西,你就會想我要當好的東西,不要當那個不好的,人天生就會有這樣的要求、這樣的審美。一塊五十塊錢的玉和一塊五百萬的玉,一看就知道孰優孰劣。成不了最好的,總可以學習、模仿吧!而且越是大牌演員,越有其人格魅力,散發著一種獨特的氣質和強大的氣場。我做為晚輩,與王志文、李幼斌合作,確實有一種眼睛望穿秋水的感覺。所以我與他們的每場對手戲都很難忘,就像觀摩一場難得的戲劇表演。當你對一個角色沒有把握,找不著北時,遇上他們,你會知道勁兒往哪兒使。與這么強有力的對手合作,你不想輸給他們,又不具備與之PK的實力,就得加倍努力,在努力的過程中全部都是收獲。在這個意義上說,我是幸運的。這么強的對手我都與他們“過招”了,我還怕什么呢(笑)?我的內心已變得強大了。如果看完《旗袍》后,大家沒覺得馬蘇差得太多、輸得太離譜(笑),對我就是一個很大的鼓勵了,比給我什么獎都強!
對著鏡子看到自己笑,那就是一片陽光
記者:你希望自己成為一個什么樣的演員,在藝術上有什么追求?
馬蘇:一個演員,這么多年只要一直堅持,就一定會有追求的。我希望自己最終成為一個被觀眾認可的演員、一個真實的演員,希望我演的每個角色都是真實的、生動的、不是千篇一律的。
記者:我發現你從藝以來古的今的,文的武的都演過,看得出,你不喜歡重復自己……
馬蘇:對,生活中我是一個喜歡變化的人(笑),一場戲的變化都可能讓我興奮不已。而且現在電視劇這么多,觀眾總看到你的同一副面孔,肯定會審美疲勞的。這與我個人的性格也有關系,好奇心強,選擇劇本時,總愿嘗試新鮮的題材和角色。如果是一根筋,專演一種類型的角色,很容易達到一種極致。但我還年輕,還有積累經驗的時間,還可尋找一種最適合我的表演方式,或最適合我表現的人物性格。
記者:據說你的從藝經歷也很坎坷,在北京上軍藝和電影學院時,父母從哈爾濱南下打工供你上大學;畢業后你一度成為“北漂”,與母親合租一間筒子樓。回首往事,有何人生的感悟?
馬蘇:我認為每個有夢想的人都要付出代價,所走的路都是艱辛的。但與同齡的藝人相比,我已經很幸運了。很多人已經轉行或干不情愿的事情,而我還在做我有興趣的工作,所以我吃過的苦不值一提。最近我和姜武主演的苦情戲《女人如花》正在播出,我飾演的女主角命太苦了,一天之內可以發生N多件天塌地陷的事,這要有多么強大的內心才能撐得住呵!這使我感到一個女人的韌性有時比男人更強�!绊g”就是堅持,咬緊牙關堅持一下,這個坎也就過去了。為此我總結了一句話:你對著鏡子看到自己笑,那就是一片陽光;對著鏡子看到自己哭,那就是悲慘�?�,還是笑,你自己選擇吧(笑)。人生都會有種種不如意,都得生活下去,你就選擇好好活吧(笑)!
發表評論